栽蒜苗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栽蒜苗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栽蒜苗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3——96页栽蒜苗(一)
学生分析:
学生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共进行了五次有关统计图表的认识学习,从搜集整理数据、读图解意来看,学生比较熟悉,由于生活中也常见折线统计图,所以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教学在教材原有基础上进行拓展,在保留教材知识框架的同时,结合城市学生知识面宽的特点,设计科学领域中有关鳞虾和鲸鱼的活动规律为背景,激发学生探求活动变化规律的热情,突破过去折线统计图中知识相关的数量进行分析的课路,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放在一起,在不断的“比”中读图、画图、联想。通过它们的衔接点,启发学生思考、寻找规律,最后发现人所未知的秘密——生态世界中适者生存的规律。本课突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比”的数学思想的内涵。教师力求活用教材,引领学生体验、探索事物产生发展的过程,体现数学教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必要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教学重、难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让学生课前在家栽种一盘蒜苗,定期(每一天或每三天)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数据的记录。统计表,12×8的方格纸(每组一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统计知识。(板书:栽蒜苗)
(二)、探索新知
1、 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同学们,在你观察蒜苗的这些天里,你有哪些体会?你是怎么测量的?
(全班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形式,并说说从15天蒜苗生长的情况中有那些体会与发现。)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生:我每天观察一次,并且量一量蒜苗的高度,我一共记录了15天,第十五天蒜苗高15厘米。
生:我发现前三天蒜苗长得不快,中间十天蒜苗长的速度比前面快,而最后两天长得最快。
师:同学们注意了数据的比较分析,并发现了一些规律,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如何表示小组内每个同学栽的蒜苗生长的高度。
2、 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把你们小组每个同学记录的第十五天蒜苗的高度填入统计表内。(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统计表,学生把小组成员记录的数据分别填入表内。)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填表的情况?(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师:把小组同学的数据填入表格内后,同学们都知道了谁的蒜苗长得高,谁的蒜苗长得矮。为了形象地反映这些蒜苗生长的情况,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画条形统计图。
师:为什么说画统计图可以更形象地表示它们生长的情况呢?
生:因为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相差多少。
3、 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好,从统计图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组内每个同学栽的蒜苗生长情况,下面请大家试一试。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张12×8的方格纸,学生在方格纸上涂蒜苗生长的条形。正在涂时,有学生开始举手。)
生:老师,这张方格纸的一格表示1厘米,格子数不够涂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其他同学认为方格纸上的格子够吗?
生:不够。
师:那么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生:我有办法,再补充格子。
生:我觉得不用补充格子,用方格纸上的一个格子表示2厘米,就够涂了。
生:我用一格表示3厘米,就更够涂了。
……
师:刚才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能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还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在方格纸上涂出数据。)
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学生画的条形统计图,并说明每格表示的数量及具体的画法,集体交流。
4、 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画的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口答,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94页“试一试”及P95页“练一练”
1、 试一试
这两道题目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背景,说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自由回答)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2(1)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栽蒜苗教案2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学生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前几天我们栽了蒜苗,还记录了它在15天内生长情况的数据,昨天,大家把自己栽种蒜苗的数据进行了整理,制成条形统计图,举在手里,展示一下。
展示一学生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图中数据
2.提出问题,学生探究作图
师:如果我们还想了解它从第3天到第15天整个的生长变化的情况,该怎么画呢?老师这有几种统计图,请你仔细观察,看哪一种更合适。(师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生任选其一。
能不能在你作的条形统计图上作一些修改或补充,把它变成这种统计图呢?
学生在小组内先讨论,再在图上试一试。
学生作图后展示,汇报作了哪些修改,表示什么意思?
3.生成新知,揭示课题
……此处隐藏8757个字……/p>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小组,及时指导。
师:有些小组已经用行动告诉我他们已经完成任务了,那让我们在心中期待其他小组赶快加油。我们在等着你们,加油啊!
3、汇报
师:现在大家都完成了,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统计的情况呢?
师:通过观察他们小组的统计表,你能看出他们小组中谁种的蒜苗长的最高,谁种的蒜苗长的最矮吗?
指名说一说。
师:通过统计表的形式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他们这一小组谁种的蒜苗长的最高,谁种的蒜苗长的最矮。除了统计表,还有什么形式可以很形象的表示出你们小组的蒜苗种植情况呢?
引导学生说出:统计图
三、引出统计图,并根据实验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1、观察空白统计图,并提出问题
师:那正好在你们的桌面上老师给你们提前准备了一张统计图,现在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了解一下这张统计图。
学生认真观察,初步了解这张统计图。
师:通过你们刚才初步了解这张统计图,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统计图设计的格子有限,按照以前所学的统计形式,无法完整的统计出他们蒜苗成长的记录。
2、小组讨论,寻找解决策略
师:那既然大家都遇到了这个难题,那我们就在小组里先商量一下,遇到的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决?
小组讨论,商量对策。
让学生汇报一下他们小组商量的方法,教师简单评价。
3、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
刚才大家想了出了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还要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也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也小。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小组商量一下,哪种办法适合你们小组,你们就选择哪种办法来解决,好吗?那开始绘制这张统计图。
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利用统计表和方格图,制作统计图。
说说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少。
小组活动,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师:行动快的小组现在已经在心里为你们加油了,加快速度。已经完成的小组可以再看看你们的统计图。考虑一下一会介绍的时候怎么说?
4、介绍小组绘制的统计图
师: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设计情况告诉我们?
重点请学生说说是怎么解决格子不够这个问题的。
引导学生想出如果格子画不满或者突出一点的时候,可以在相应的条形上标出数据。
师:如果有哪个小组也遇到了格子画不满或者突出一点的情况,那就按照你们自己找的好办法,把你们小组的统计图稍微修改一下。
组内修改,教师巡视。
5小结,说一说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直观,形象)
四、练习读图,获取有用信息
五、小结
六、小调查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比如:一年中每个月的电费、水费等,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统计,并在附页3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栽蒜苗教案12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验数据画成统计图的过程,认识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能读出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
教学重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收集数据
课前布置学生载种蒜苗,收集14天左右的蒜苗生长的数据。
师:同学们,前一阶段我们对蒜苗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观察,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统计知识。(板书:栽蒜苗)
【设计意图:在活动中记录蒜苗生长情况的数据,帮助学生对收集数据的方法有积累丰富的体验。】
二、整理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
活动一:填写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1、学生分组汇报自己收集的数据。
出示数据,第一小组蒜苗10天生长情况统计表;观察数据,制作第一小组蒜苗种植高度统计图。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小组15天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请组长把你们的统计表拿出来。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同学一起来完成这张统计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小组,及时指导。
你们小组准备怎样整理这些数据?用什么方式把收集的数据展示给大家。
【设计意图是引入用统计表的方式以数据进行整理,强化对统计图表的应用意识。】
活动二: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
1、学生分组整理数据。主动展示整理数据的方法。互相问答解释疑点。评比哪个组整理数据的方法最科学,优化整理数据的方法。
2、挑选制作的“蒜苗”条形统计图展示,激发学生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兴趣。
教师说明:这些用蒜苗长度做成的图表,我们叫做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特点.统计图由几个部分组成?名称、横轴、纵轴、宽度相等的直条表示数据。
3、学生分小组完成“小组14天后的高度统计图”,并记录在制作统计图的时候遇到哪些困难,你们是怎样解决这个困难的?
全班解释。纵轴上一格表示多少为合适?该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给数据,分析一格表示多少,明确一格表示多少,应根据数据和图表的实际情况确定。
【设计意图: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学会思考,通过讨论提炼。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展开调查,培养小组内的合作能力和执行能力,也同时培养的全班学生的协作能力。】
活动三: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1、观看本小组制定制定的统计图,看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分组汇报各个小组读图的收获。
【设计意图是引导鼓励从统计图中读出尽可能多的信息,进一步体会数据中会蕴含信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三、巩固练习
教材86页练一练第1题。
1、你从统计表中收集到哪些数据。
2、讨论:说一说,你用1格表示多少人?
引导发现:这些数据都是双数,可以用1格表示2人。
3、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是再次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绘制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四、全课小结
学生小结汇报本节课所学知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比如:一年中每个月的电费、水费等,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统计,并在附页3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是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以及学习知识所用的方法和策略,架起与生活的联系,做到学有用的数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