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鲸》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鲸》教案1教学内容与目标:
学习课文4-7自然段,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初步认识列数字、举例子、比较、比喻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创设故事情境,生续说故事:
元旦到了,海洋鱼俱乐部准备庆祝节日,邀请所有的鱼类到海底隧道参加活动。鲸鱼也兴致勃勃地去参加活动,却被红鲫鱼拒之门外,鲸鱼很生气……
教师启发:鲸和红鲫鱼会有怎样的对话?结果如何?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知道鲸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鲸“大”的特点?
二、新授。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归纳学生问题,明确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2)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这些特点的。
2、自学课文4-7自然段:
(1)边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生活习性?
(2)学生回答,师板书:
吃食
生活 呼吸
习性 睡觉
生长
3、选择最感兴趣的一至二个段落认真读一读,并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鲸的生活习性讲清楚的,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朗读、画图、鲸的自述等)把你学到的有关鲸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4、交流汇报,你想向大家介绍什么?用什么方式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评议:他(她)介绍得怎么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相机指导:
第四自然段:
书中怎样描写鲸吃食?(张、吸、闭、滤、吞、扑),注意突出重点词。
算一算鲸的食量20xx多公斤有多重?(相当于40多个成年人)30多吨有多重?(可以装6辆卡车)
师引读,生分角色朗读。
第五自然段:
生说鲸呼吸的特点;做一个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来判断鲸的种类。
第六自然段:画示意图。
第七自然段:
师介绍:鲸长得很快,寿命很长;生说这样介绍好不好,为什么?体会运用列数字、举例子说明的好处。
三、延伸:
1、你还知道有关鲸的哪些知识?
2、(演示课件:各种各样的鲸)
3、小结:还有很多知识有待同学们去探索,你会发现大自然是个奇妙的世界!
四、作业。
以下四道题目大家任选一道完成:
1、熟读课文,了解鲸的有关知识。
2、收集资料,进一步了解鲸。
3、以《鲸的自述》为题改写课文(也可用课文外的内容)。
4、学习课文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一种你喜欢的动物。
《鲸》教案2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发及说明事物的常用方法,还要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
课文第四段写鲸的生活习性是教学的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写鲸的进化过程,是教学的难点。
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启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纠正读音(jTng,注意读出后鼻音)。
激发读趣,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鲸有多大,鲸怎样睡觉,鲸吃什么,鲸有些什么种类……)好,让我们大家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学完之后,同学们的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
2.读“学习要求”与“自学程序与方法”。
3.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本课时完成“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和三的部分内容。
《鲸》教案3教学目标:
1.利用「KWL表」连结文本与学生的经验、知识。
2.学生练习带着问题阅读信息性文章。
3.利用小标题整理信息。
4.鼓励学生发言,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导入:阅读《听那鲸鱼在唱歌》,引发学生对鲸鱼的好奇,导入教学。
这是一则故事,充满了文学想象之美。接下来的学习则是很严谨的信息性(Informationalreading)阅读,帮助我们对鲸油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
一、阅读前:我知道什么?
利用KWL表来整理自己的想法,为读文章作准备。
1.先让大家会想自己的旧经验,知道哪些关于鲸的知识,填写工作单(关于鲸我知道……)上。然后请学生轮流说出个人关于「鲸」的知识,其他同学注意倾听,鼓励互相质疑与好奇,顺便检核自己所知是否是正确的。
2.经过初步的交流分享后,关于鲸你想知道什么?将你的好奇写在工作单上(我想知道……)。小组成员互相交换工作单,分享彼此问题,并且考虑下述事项:
○小组有共同的问题吗?
○看到一些自己也想问的问题吗?
○把问题分类
二、阅读文章——边读边想问题
1.发下文章,请学生快速浏览一遍。浏览时,在可能与自己的问题有关的段落旁作上记号。
2.找到答案吗?——信息阅读
请学生找出跟自己提问相关的部分,再读一遍。读的时候,将重点信息加上底线或是用荧光笔标示出来。
提示:学生标示的不一定是「答案」,可能只是「相关数据」。文本的信息可能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提问,大多时候,学生所求的答案是从文本的信息再推论出来的,而这也正是练习从阅读中做推论的时机。
3.邀请一组学生说一说,哪些问题文章中直接回答了?哪些问题还需要想一想,或需要更多的信息帮助?
4.将所得到的答案或信息,填到工作单中(我学到了……)
5.小组同学聊一聊,检查一下有没有原本以为知道,但却是错误的认识。
三、信息整理——为文章下小标题
再重读一次文章,这次阅读重点在为段落下小标题。看看这个段落主要在介绍或说明关于鲸的哪些信息,用简单的语句概括,例如:鲸的大小。
提示:经过整理后,就可以清楚掌握文章提供了哪些信息。
四、统整与反思
1.这次的阅读,从文章中我学到了什么?
哪些信息是你预期到的?(或是猜想到的)
哪些信息让你惊讶?
哪些信息让你质疑它的真实性?
哪些信息让你产生更多好奇?
2.关于鲸,我还想知道什么?要如何去寻找这方面的 ……此处隐藏13377个字……p>1、教师准备鲸的音像资料及图片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鲸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养过什么?老师也非常喜欢养鱼,养过小鲤鱼,小金鱼。这几天,我不想养小鱼了,我想和朋友一起养条大鱼──大鲸鱼。你们觉得怎么样?
看来老师的想法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学们还找出了各种理由来劝说我放弃这个主意。老师可不是这样容易被说服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课就是讲的鲸,看看同学们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说服老师的依据。
二、自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老师要求在说依据的时候不可以说错字音,因此大家在读文时可一定要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读顺呀!(生初读文)
2、再读课文,读懂内容
大家找到依据了吗?只读一遍就想说服老师可太不容易了。只有条理清楚,有理有据的语言才具有说服力,所以请你再读课文:想一想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服老师不养鲸这种鱼。(生再读文)
三、全班交流,学习课文
现在大家有足够的理由来劝说老师了吗?重申一遍,我准备养一条大鱼──大鲸鱼,你准备怎么说服我?(板书鲸鱼)
根据学生找到的依据,灵活指导学习相关内容:
●认识鲸的大:
1、生读第一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知道它很大?
2、为了说明鲸的大,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作比较:
文章是写鲸,为什么要写象呢?这是把鲸与我们熟悉的大象作比较。鲸对于我们来说;本是很陌生的事物,但作者拿陌生的事物和我们熟悉的事物像大肥猪、人作比较,通过比较,陌生的事物我们的头脑中渐渐变得清晰了。于是,陌生的事物不再陌生了,所以,拿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假设我们同学平均体重是40公斤,那头最大的鲸是我们的多少倍?(4000)最小的呢?(50)十七米长你有概念吗?用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事物,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些方法来写事物。
举例子:
3、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让老师感受到它特别大?指导朗读。
(过渡:鲸是很大,你看这句话。最大的十六万公斤,最小的两千公斤。我不养十六万公斤的,我养个小点的还不成吗?从鲸很大这一方面,你说服不了我,还是从别的方面找找突破吧。)
●认识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及相关特点:
△学习第二自然段(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
1、自由读,看看鲸是怎样进化的?角色转换,老师是养鲸人,你们是鲸鱼,把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一人称说服养鲸人,把“鲸”换成“我”或“我们”。
2、学生汇报:(突出鲸漫长的演化)
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学习第五自然段(鲸用肺呼吸)
1、鲸的呼吸有什么特点?
鲸用肺呼吸,不像鱼用腮呼吸。
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浮出水面呼吸一次,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每次呼吸从鼻孔喷出的气会形成水柱。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来的气形成的水柱不一样。
2、作者正是从鲸呼吸的器官、时间、特征这几个方面来介绍的。你们能不能根据课文的描述,自己想办法或与别人合作,显示和介绍鲸呼吸的特点?(学生自由组合,讨论演示。)
(表演和介绍、画水柱、朗读等形式)
3、课文中说鲸的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说明方法:打比方)但更胜于花园里的喷泉,它是个天然的喷泉。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赞一赞这美丽、奇特的“喷泉”吧。
△学习第七自然段(鲸是胎生的)
1、鲸生长的三个特点:吃奶长大;生长快;寿命长。
2、列数字: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10多米长,7千公斤重,一天能长30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过渡:这可真是个学问呀。看来呀,鲸的确是哺乳动物,不是鱼。但是它非常地有趣。尽管不是鱼,我还是考虑要养。所以,你们还是从其他方面来想想办法吧。)
●认识鲸的生活习性:
△吃食:
1、须鲸吃什么?齿鲸吃什么?
2、说明方法:
列数字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举例子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3、找找有几个“主要吃”?说明了什么?说明文语言准确
4、指导把鲸的大饭量给读出来。
△睡觉:
1、鲸怎么睡觉的?(“几头聚在一起”、“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
2、师:原来鲸是群居的动物,养一条还行,养多了可真养成不起了。那好吧,大家说服了老师。这鲸啊,老师就不养了。
四、总结归纳
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同学们说服老师不养鲸鱼的过程。
首先,大家证明了鲸不是哺乳动物,接着又从鲸的体积太大养起来不方便来劝说老师,然后又列出了鲸吃得多和不能单独睡觉等生活习性方面的特点来说明鲸不容易养。大家正是这样,把老师说服了。大家能够说服老师,你首先得感谢文章的作者。他为你提供了充分的资料。你觉得作者都采用了什么方法将他的资料展现给大家的?
(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
2、师:是啊,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打比方、做比较、举例子也都是不错的说明方法,今后我们要说明一件事物的时候可以用着他们。
五、拓展知识,提升情感。
1、这几天啊,老师为了养鲸,搜集了不少的资料,现在展示给大家看一下,好吗?随着人们对海洋的不断探索和了解,对鲸的认识也愈来愈全面。(展示鲸的图片)看,人们又发现了更多种类的鲸,有抹香鲸、蓝鲸、瓜头鲸、座头鲸等等。
2、我这儿也有一份资料,请大家听一听。
听了这一段话,你想说些什么?
3、再请大家听一听下面一段话。
听了这段话,你们有何感受?
(人类是在自取灭亡;伤害动物就是伤害人类自己;鲸是我们的好朋友,你们别伤害它!;人啊,住手吧!别再做自掘坟墓的蠢事了!)
4、是啊,鲸是人类的好朋友,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只有保护它们,才能挽救我们人类自己。
六、动笔练习,深化认识。
1、因此,鲸这种动物,就算养得起老师也不能自私地把鲸圈养起来啊!那老师养点什么好呢?
2、小猫也好,小狗也好,老师都没有养过,也不太了解他们。课后,就请你帮老师个忙,查查这些小动物的资料,然后像课文中介绍鲸那样介绍一下你向老师推荐的小动物。谁介绍得最清楚,老师就优先考虑他的意见。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